(作者右与杨茳老师合影)
还记得我第一次报名参加我们这个全国礼仪(礼宾)师资培训班是在2010年的深冬,教室外下着雪,教室内每个人的内心却都是火热的。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激情是五天的学习中每个人呈现出的状态。
这两年在群里跟着杨茳老师学习中华国粹、学习传统文化、学习教育艺术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第53的培训简章在群里发出之后,我又毅然地踏上了柳州之行,再次赴一场知识的盛宴。
参加过两次的培训,对紧凑的课时安排早已有心理准备,可这次的课程量之大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半,都排得满满当当。课程的体系比以前更明晰了,每位老师的课都是围绕十六字方针展开。
杨茳老师的课包涵超大的信息量,带领我们全面地认识礼仪、解读礼仪,不要狭隘地解读礼仪,要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礼仪教学就是素质教育,做为一名礼仪培训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方向,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好一名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捍卫者和传播者。
王琳老师的课件有了全新变化,行为礼仪的教学虽然会更倾向于仪的教学,但王老师在讲授每一种仪态时都会带我们去寻找这个动作的内在表达是什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这一仪态有什么要求,通过仪态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把现代宾礼和传统文化完美链接了起来。王琳老师是这次的培训负责人,在我们这个班开班的同时,学院里还举办了一个铁路员工的培训,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王林老师上课认真严谨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天的行为素质课程快结束时,我明显感到王琳老师站着非常吃力了,每次演示时要扶着讲台才能下台阶,但仍然保持挺立的身姿、微笑的面容、饱满的精神状态,从王琳老师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是一名优秀礼仪培训的敬业精神。
张淑华老师的课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张老师的课是围绕德才修养——听、说、读、写展开的,张淑华老师声音优美、语速适中、抑扬顿挫让我们感受了声音的魅力,她通过对比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微笑说话会让声音变美。张淑华老师的课件中所用的图片都是自己抓拍下来的,这一细节让我们学到了做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用心很重要。
赵岩老师的课是我们礼仪老师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运用好多个辅导工具快捷高效地做好课件是一个难题,赵岩老师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博士,讲如何制作PPT那真是杀鸡用上了牛刀了。但赵岩老师的讲课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地、生涩难懂的词汇,深入浅出地教大家制作PPT和使用一些辅助软件,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菜鸟级的老师不断提问,赵岩老师都一一耐心地手把手一步一步地教会学员操作。
一个星期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在这一周的学习中老师们不仅教授了我们知识,更是身体力行地教会了我们如何为人,如何成为了一名有文化、有内涵、有素质、有修养的优秀的礼仪培训师。
|